HPV/子宫颈癌疫苗注1,在众多疫苗中算是极为特殊,也是少数遭到反对、质疑声浪的疫苗。本篇文章讨论它对抗癌症的成效,看看这支疫苗,能否真能让我们远离癌症呢?

人类乳突病毒(Human Papilloma Virus, HPV),是已知和癌症有关的病毒,而该病毒主要透过接触传染(性行为)。感染该病毒,可能导致子宫颈癌、肛门癌、阴茎癌,甚至口腔癌。
在世界上,子宫颈癌仍是女性十大癌症之一,每年仍有上千名患者确诊,带给数千个家庭生活剧变和沉重负担。
子宫颈癌疫苗能保护女孩远离癌症吗?
HPV/子宫颈癌疫苗(以下简称HPV疫苗),是针对人类乳突病毒的疫苗,能预防被病毒感染、进而降低癌症的机率。
许多国家已在本世纪初推出公费疫苗,如:澳洲在2007年向国内女孩推广公费疫苗,更在2013年将男孩纳入免费疫苗计画(该病毒是性行为传播,男性也应该要负起抗病毒责任)。
那么,HPV疫苗真的有用吗?毕竟与流感等疾病不同,癌症属于慢性病,进程可能数年、甚至十来年;幸好欧美各国的免费疫苗计画至今已超过十年,科学家逐渐有了足够的实证可以回答。
瑞典近期的研究证实,打HPV/子宫颈癌疫苗是有效的
2020年《新英格兰期刊(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)》刊出一篇瑞典的HPV疫苗研究。该研究追踪了约170万名(1,672,983名)年龄在10至30岁之间的女孩和妇女。其中约三成至少接受一剂的HPV疫苗(527,871人),其余未曾施打(1,145,112人);实验从2006年1月开始,一路到2017年的12月,超过十年的追踪发现如下表:

从Table1可以观察到,未施打疫苗的女性,每十万人-年约有5.27人罹患子宫颈癌 注2,而施打疫苗组,仅有0.73人。
就癌症发生率而言,施打疫苗组发生癌症的机率,仅有未施打疫苗组的0.37(将未施打疫苗组的罹癌机率视为1 )。数据上展现了HPV疫苗极佳的预防癌症效果,同时青少女时期施打的效果更佳。3

橘线:未施打疫苗。蓝线:17-30岁间施打疫苗。绿线:17岁以前施打疫苗。
中文资讯为本文作者加注,详见参考资料1。
从研究来看我们可以知道:
- 未施打疫苗组的累积癌症发生率持续稳定上升,直至被追踪的妇女30岁时,每十万人就有94人罹患子宫颈癌。
- 若17~30岁间施打疫苗,则30岁时每十万人罹患子宫颈癌的人数降至54人。
- 若在17岁前就施打疫苗, 28岁时,每十万人仅有4人会罹患子宫颈癌;癌症发生率的数据亦显示相同的结果(请见Tagle 1)。
民众不愿施打疫苗?公卫政策要沟通
虽然HPV/子宫颈癌疫苗预防癌症的效果斐然,但它仍被许多人视为洪水猛兽,被青少女和她们的家长拒绝施打,这是一件相当可惜的事。
公卫政策= 评估+ 管理+ 沟通
笔者呼吁政府可参考他国作法,同时深刻地了解民众不愿施打的根本原因,适当地区分族群(如:拒绝施打、不知道如何跟女儿谈性交、不知道可以施打、畏惧疼痛等),并良好地进行沟通。毕竟,在父母心中,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女,而不是那些统计数字。